台北 龍山寺



先來首青山的尋夢園,在開始提筆時就想到這首歌。


上次來龍山寺少說也是10年前囉,那時很幸運地遇到解說志工,把龍山寺每個花窗、圖案,每副對聯,龍山市的點點滴滴細細地訴說。
我真的超推薦到每個地方如果有解說員,絕對不能錯過,因為可以聽到很多活的故事。
今晚... 我只想慢慢、靜靜地體驗,晚上的龍山寺。










出了捷運,路痴的我看著指標也能繞遠路爬出地面,但也這樣讓我看到這公園寧靜的一角。

往著路口走去人也越來越多,一些人在寺前的廣場悠閒著,老杯杯下著象棋,旁邊一些人圍觀。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
夜裡... 還是有好多虔誠的人來上香。



老杯杯牽著小孫子,在一進牌樓小孫子就開始合掌點頭的拜了起來。

來張大門全景,晚上拍照效果真是好。



跨門進去,看到一大群人,也被這熱鬧小小的鎮住。





人們拿著香對著天喃喃的訴說,每個期望隨著裊裊的香火從香爐薰染往天飄去。
信仰... 讓人有寄託。



在這百年老寺裡也穿插著不少的觀光客。
我也算是個尋求另一種寧靜的觀光客。



文昌帝君聚集著學子,月老門前更是一群渴望好姻緣的人們。





在人來人往的寺中,老杯杯在一角默默地讀著。







有著龍頭,長著翅膀的獅身,這到底是哪個神獸?
我第一眼想著是不是貔貅? 還是長著蜥蜴的花冠呢。

貔貅
龍頭,虎身,麟腳,獅尾,肋生雙翅。其狀如獅。

估狗大神找到比較像樣的解釋

飛虎是漢化以前常見的保護神

雖然虎是地上霸主,鷹是空中稱雄,但古人也想創造比虎、鷹更能保護他們的動物。他們竟然將二者合為一體。因此,在春秋戰國的青銅器上每每發現身形似虎、身有鷹翅的這類神奇怪獸。古人相信虎添了翼,就無可匹敵,所以這飛虎是龍鳳以外的另一保護神,成為漢代以前器物上的一種特殊裝飾。

到了漢代,中國的動物王國發生變化。當時獅子由外國使節獻給漢帝,作為貢品。印度梵文稱這猛獸為Simha,獅子的名字便是梵文的音譯。印度佛教尊崇獅子,因為獅子響亮的吼聲象徵佛法弘傳天下。獅子的體積巨大,外形較虎更具霸氣。古人相信牠的威力更勝於虎;人敬之,動物畏之;總之,萬物皆服之。於是獅子馬上奪取動物之王的地位。古人最先稱牠做辟邪,就是指牠具有驅邪鎮妖的莫大能量。

虎從此失寵了,雙翼也給了獅子。在帝王的墓道上,守護王陵的石雕巨獸是身上有翼的辟邪。飛獅終代替了飛虎。

出處: 台灣石獅

改天想起,再去詢問寺裡的老師父囉!



留言